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周四召开的一次重要党代会结束后,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路线开始浮出水面,新的政策承诺重申了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稳定的重要堡垒和机遇的来源。 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为期四天,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最终计划经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计划于 2026 年 3 月公布。会后发表的声明概述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和措施,包括引导发展优质新产能、建设强大内部市场、推动高水平开放ess。中国的新规划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彭博社报道称,这次会议的结果“可能不仅会确定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而且还会产生全球影响。” 持续的全球足迹 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 2024年,商品和服务进口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约2.82万亿美元),为国际企业创造重大市场机会。 另一方面,该国风能和太阳能产品的出口预计将促进全球低碳化,为其他国家每年减少约41亿吨碳排放做出贡献。到2021年。 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奋斗目标。周四当天的声明强调,中国应该建造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基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刘桥在评论新的政策组合时预测,中国将继续为全球增长和贸易做出贡献。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所所长田爽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的计划将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加快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合作,为全球市场带来信心。 自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历史变革。过去,火柴、螺丝钉等生活必需品从一个生产举步维艰的国家,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和第二大消费市场。目前中国是莫桑比克重要的贸易伙伴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经济中,集成电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国家本身,也影响了世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 作为全球最稳定的增长引擎,中国不断增长的进口正在创造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出口质优价廉的产品将有助于确保全球价格稳定,改善世界各地的福祉。 推动未来增长 声明指出,“十五五”时期(2026年—2030年)是我国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中国2035年的目标之一是“人均GDP大幅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将“重点是在未来五年实现有弹性、稳定和包容性的增长。”中国经济部部长陆挺表示。野村证券街。 2021年以来,中国经济每年保持5.5%左右的稳定增长。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新活力可能是由技术创新的进步推动的,周四的声明表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显着提高其科技独立性和实力。 “科技进步将是未来支撑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廖昆表示。 廖强调了数字和绿色技术的未来进步,例如生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他还强调传统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工业。 该声明还表明了中国挖掘14亿多人口消费潜力的决心。人群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 2021年至2024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约为60%,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的扩大,这一趋势预计将进一步加强。 专家还表示,中国日益增长的工业复杂性和消费市场的发展将为世界其他地区创造重要的新机遇。 中国取消了制造业领域的外资限制,扩大了电信、医疗、教育市场准入,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沿线设立了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将是互利共赢的。 “鉴于中国经济随着中国的规模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扩大开放不仅对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很重要,也必将惠及其他国家。”刘说。